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揭秘启示录 #209

209.“困苦、贫穷

209.“困苦、贫穷”表他们缺乏真理与良善。在圣言的灵义上,“困苦(miserable或译贫苦,穷苦)和“贫穷”表示那些缺乏真理与良善的认知之人,因为他们是属灵的困苦和贫穷。在以下经文中,它们也表示这些人:
主啊,我是困苦穷乏的;求你顾念我。(诗篇40:17; 70:5)
耶和华啊,求你侧耳应允我,因我是困苦穷乏的。(诗篇86:1)
恶人拔剑张弓,要打倒困苦穷乏的人。(诗篇37:14)
恶人逼迫困苦的和穷乏的,要杀害伤心的人。(诗篇109:16)
神必为民中的穷苦人伸冤;祂必保守穷乏之辈;搭救呼求的穷乏人和贫苦的人。(诗篇72:4, 12-13)
耶和华救护困苦人脱离那比他强壮的,救护穷乏人脱离那抢夺他的。(诗篇35:10)
恶人图谋恶计,用谎言毁灭困苦人,甚至在穷乏人讲公理之时。(以赛亚书32:7)、
困苦人必因耶和华增添欢喜;人间贫穷的必因以色列的圣者快乐。(以赛亚书29:19)
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,因为天国是他们的。(马太福音5:3)
此外还有其它经文(如以赛亚书10:2;耶利米书22:16;以西结书16:49; 18:12; 22:29;阿摩司书8:4;诗篇9:18; 69:32-3374:21; 109:22; 140:12;申命记15:11; 24:14;路加福音14:13, 21, 23)。“困苦穷乏人”尤表那些缺乏真理与良善的认知,却又渴慕它们的人,因为“财主”表示那些拥有真理与良善的认知之人(206节)。

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#1

ISB1.关于灵魂与

ISB1.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,或一方进入另一方,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,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,它们都是假设。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,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,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。

第一种,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,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,因为表面上看,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;同样,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,并在那里产生观念;嗅觉、味觉和触觉也一样。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,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,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,并进入灵魂,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。

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,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,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。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,因而更纯粹,是在先和内在的;但身体是物质的,因而更粗糙,是在后和外在的;按照秩序,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,在先的流入在后的,内在流入外在,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,而不是反过来。因此,按照秩序,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,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;同样,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。

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,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;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、同时随着身体行动。然而,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,然后是同步的,连续运作是流注,同步运作是和谐;例如,当心智先思考,然后说话时,或当它先意愿,然后行动时;因此,确立同步之物,却排除连续之物,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。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,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,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,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,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,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